社会学论坛系列讲座 | 王广州 & 田毅鹏 & 杨典

一、讲座主题及时间地点

11月10日(周五)

主讲嘉宾:王广州 研究员

讲座时间:15:00-17:00

讲座主题:生育政策调整目标人群总量与预期效果再检验

讲座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园文科楼531室

11月10日(周五)

主讲嘉宾:田毅鹏 教授

讲座时间:19:00-21:00

讲座主题:单位研究与中国研究——对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连续性解读

讲座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园文科楼531室

11月12日(周日)

主讲嘉宾:杨典 博士

讲座时间:19:00-21:00

讲座主题:第二次大转型: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及其影响

讲座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园501栋107室

 

二、嘉宾介绍及内容简介

王广州(1965-),男,黑龙江宁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人口统计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数理人口学和应用人口学,专业特长包括人口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方法、抽样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

内 容 摘 要

在回顾以往采用宏观汇总数据和微观个案数据研究生育政策调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在缺少两代人生育史的数据条件下,研究“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目标人群总量、结构是非常困难的。本文以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2013年国家卫计委生育意愿调查、201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和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不同来源相同队列“单独”、“双非”育龄妇女比例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国家统计局2014年和2015年抽样调查数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在“单独”二孩政策调整前,如果单纯使用2005年和2013年调查数据,将高估独生子女比例和“单独”一孩育龄妇女总量。根据2014年2015年调查数据推断,2014年和2015年“单独”一孩育龄妇女占全部一孩育龄妇女的比例在10%左右,“单独”二孩政策目标人群在1500万以内,达到或超过1500万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2015年“单独”一孩育龄妇女生育二孩总量在50万左右,远远低于国家卫计委200万左右的预期。2015年“双非”一孩育龄妇女占全部一孩育龄妇女的比例为85%左右,全面两孩政策新增目标人群在8500万左右,达到或超过9000万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没有全面两孩生育政策,2015年非农业“双非”生育二孩也在130万以上,而农业“双非”生育二孩在250万以上。

 

田毅鹏,政治学博士,社会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社会学、发展社会学。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民政部城乡社区建设咨询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单位制度形成及变迁”项目首席专家等。

内 容 摘 要

将单位制的建立置于中国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渡的历史背景下加以研究审视,就会发现,单位制乃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独有的产物。故理解现代中国的建立及变迁,必从“单位”入手。本讲座结合单位制起源、形成、消解、变异的过程,解释中国现代社会一系列复杂面向,以期推进中国研究走向深入。

 

杨典,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英文刊《中国社会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执行副主编。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任欧盟委员会访问学者、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公司治理和商业环境项目顾问;“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领军者年会特邀嘉宾;应邀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TO)、布鲁金斯学会等机构演讲、交流。杨典博士主要致力于经济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人民日报》、《Social Sciences in China》等中英文刊物,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并两次荣获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及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社会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内 容 摘 要

主要分析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与波兰尼的“大转型”理论进行对话。首先从资本主义类型学出发,简要回顾从手工业资本主义到金融资本主义几百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而提出,相比波兰尼提出的第一次“大转型”,金融资本主义的出现堪称影响更为深远的第二次“大转型”。接着,描述并分析金融资本主义崛起的主要表现及其所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角度探讨金融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金融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扩张使其力量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围,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等各个行为主体都日益受到金融市场的形塑和支配,出现了“社会生活金融化”的重要趋势。金融市场与社会脱嵌的趋势日益明显,逐渐侵蚀着国家、工会、市民社会等力量,使得“社会自我保护运动”的实现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加剧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危机、贫富分化和结构性的不平等。可以说,金融资本主义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业危机、贫富两极分化、收入不平等加速等诸多重大社会问题的制度根源。最后,将探讨金融资本主义的未来图景以及当前全球社会针对金融资本主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所进行的两种“自我保护运动”。

 

三、报名方式

为避免临时调整无法通知到位,请有兴趣的老师同学报名登记。

发送“姓名 + 手机号码 + 单位 + 职称 + 报名场次”,到wangsh95@mail2.sysu.edu.cn

如“张三 + 12345678910 +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教授 / 硕士生 + 报名王广州研究员11.10下午场 / 田毅鹏教授11.10晚上场 / 杨典博士11.12晚上场” 。

联系电话:020-84113169。

 

欢迎报名参加!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善衡堂S216

邮编:510275

电话:020-84112310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