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社会学 2018年秋季书单

秋季书单

      社会在不断变迁中衍生出新的结构组织、阶层群体、问题困境。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我们需要做的便是脚踏实地,既立足本土与现实,又放眼全球和未来,在变迁的时代中把握前进的方向。

      本期书单围绕“变”与“改”的主题,一方面着眼中国在全球和本土语境下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另一方面关切中国社会城乡流动、社会保障、医疗改革、消费结构等关乎民生的现实问题。

 

全球语境与宏观变迁

 

1

走出依附性陷阱:第三世界的发展困境与道路选择

田文林 著

ISBN:978-7-5201-2815-5

定价:69.0元

出版时间:2018年 9月

       本书既有具体而深入的个案研究,又有精到而专业的理论分析;既聚焦经济危机与全球化等热点问题,又重视历史、文化、制度根源的探究;既注意总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遍和共性问题,又能结合个别国家的现实国情与具体历史;既为第三世界的自主与发展鼓与呼,又积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言献策。本书的主旨即是探讨当前国际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困境与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论分析与现实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

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1978~2018)

李培林 等 著

ISBN:978-7-5201-2405-8

定价:98.0元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队伍空前壮大,农民工成为新生力量,农民数量规模较少且日趋分化和高龄化,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中产阶层主力,私营企业主阶层广受关注,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不断产生。在新的阶级阶层结构变动背景下,我们需要面对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活力、社会矛盾、共同富裕、社会认同和社会分裂等问题,需要明晰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的客观事实,不断提高依法、依规、靠制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迁中的城乡议题

3

上楼之后:村改居社区的组织再造与秩序重建

吴莹 著

ISBN: 978-7-5201-2435-5

定价:69元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本书通过分析村庄在卷入城市化过程中物理空间的改变,及其所蕴含的社会关系的重组和社会秩序的建构,分析了“村改居”社区作为一类新城城市基本单元被建构的过程,为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区的影响研究增加了空间维度。同时,通过跨省的多类型“村改居”社区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在多种行动主体实践逻辑的动态塑造下,“村改居”社区的基层组织变革和新共同体秩序的形成过程,为我们认识“村改居”社区的特点和治理形成过程提供了参考。

 

4

生计与家庭福利:来自农村留守妇女的证据

ISBN :978-7-5201-3125-4

杨雪燕 罗丞 王洒洒 著

定价:89.0 元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本书基于对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研究进展的细致回顾,以及以脆弱性为代表的外部环境分析,构建了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效应分析框架,并依此对书中涉及的变量进行了设计和测量。同时利用2012年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农村妇女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效应调查数据对变量的测量项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最终确定了各变量的测量项目。

       本书根据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现状与显著影响因素,同时参考在调查中获得的认识和发现,从培育和增强生计能力、构建利于生计发展的外部环境、拓宽生计发展途径、以及改善和提高家庭福利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5

进城:传播学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

郑欣 等 著

ISBN:978-7-5201-2461-4

定价:158.0元

出版时间:2018年7月

       本书从宽广的传播社会学角度,深入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如何在社会边缘与人际网络、组织系统、传统媒介以及新媒体互动,从而建构、更新并维系他们的“意义之网”——包括身份认同、对城市的想象、人生和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就业资本等等,乃至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消费形态和闲暇活动。作者的研究扎根于中国的本土社会实践,在长三角八个城市做了500个个案的访问和观察,在繁复的故事中抽丝剥茧,提出概括性的理论洞见。

 

6

村庄里的陌生人

ISBN:978-7-5201-1225-3

赵忠平 著

定价:89.0 元

出版时间:2018年7月

       当前我国传统乡土社会的价值坚守逐渐走向边缘化甚至瓦解,现代社会的价值逐渐被生活在乡土中的人们接受。本书以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黄村为田野地点,以“离农”这一在乡土社会普遍发生的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了在现代性拓殖背景下黄村学生“离农”意识的生成与发展问题。书中主要尝试解答两个问题:一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二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具有怎样的特性,以及其对黄村学生的乡土或城市社会生活产生何种影响?

 

7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逻辑:基于中乐县的人类学考察

ISBN:978-7-5201-1040-2

凡勇昆 著

定价:79.0 元

出版时间:2018年7月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教育“城本主义”价值取向的背景下,农村教育一直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农村教育改革步履维艰。基于以上背景,本书选取位于我国西部S 省的中乐县作为田野调查地点,考察了城乡教育中存在的巨大反差,并试图总结隐藏其间的制度逻辑。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变迁的论述,第二部分对致力于城乡教育均衡的政策进行了考察。

 

改革中的民生问题

8

生活性消费、经济增长与消费伦理嵌容

ISBN:978-7-5201-3031-8

孙世强 著

定价:68.0元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本书核心在于以伦理视角审视现行消费的合宜性,揭示西方消费理论的伦理欠缺,穷举消费违背伦理众象,明确合宜性消费范围扩展及动力提升的路径;研判违背伦理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不足,界定出合宜性消费作为“首驾马车”拉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发展出伦理约束下的消费力提升理论及对应的质量型经济增长理论。

 

9

中国城市贫弱群体政策研究

ISBN:978-7-5201-3127-8

张汝立 等 著

定价:68.0 元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本书在全面梳理政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贫弱群体政策从保护到支持的转型特征,选取失业、贫困、失地农民、农民工四类群体做典型分析,对中国城市贫弱群体政策的背景、内容、发展脉络、运行机制、所获经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城市贫弱群体问题主要是政策原因造成的,因而是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得到解决的。立足于这些思考,本书为促使中国社会更加重视城市贫弱群体问题,推动城市贫弱群体的政策实践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经验砝码,更为中国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把握社会政策,乃至公共政策改革方向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10

三明医改:政策试验与卫生治理

ISBN:978-7-5201-2733-2

王春晓 著

定价:89.0 元

出版时间:2018年7月

本书瞄准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尝试分析我国卫生治理的深层意蕴与实现路径。本书重点分析中国卫生政策制定过程,探求如何通过试验制定卫生政策,并突出政策试验和卫生治理的关系。作为近年中国医改地方试点典型案例,三明市通过调整医疗、医保、医药等利益格局,促进各方利益主体联动,体现了调整权力结构、重塑价值等整合特点,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国医改制度设计和政策选择。

 

11

城市贫困老人的多重困境与抗逆过程

ISBN:978-7-5201-2645-8

陈岩燕 著

定价:69.0 元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社会福利研究中的主流范式往往聚焦于引致贫困和剥夺的结构性因素,却忽略了个体的能动性。事实上,贫困老人进入老年阶段就是抗逆力的证明。贫困老人的抗逆力是老人个体及其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缓冲逆境衍生的压力,以达致个体在心理和生理功能上保持相对稳定和均衡的过程。这使得抗逆的过程成为联系宏观结构和微观个体之间的桥梁。本书在抗逆力的理论框架下使“个人”与“结构”有机结合,不仅将个人、家庭和社区纳入贫困老人的抗逆过程,而且将相关社会政策作为该抗逆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中国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

ISBN:978-7-5201-3061-5

田大洲 著

定价:99.0 元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中国的失业保险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的失业救济制度,初建于1986年的待业保险制度,成形于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探索,失业保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失业保险的制度理念逐步从事后救济向事前预防转变,制度功能由生活保障向就业保障扩展,保障范围由失业人员向在职人员拓展。同时,与此配套的失业保险政策更为积极主动,覆盖范围、待遇给付、费率调整以及基金支付范围以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为导向得到系统性调整,形成具有效力聚合性质的“失业保险政策束”,本书将其定义为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即通过一束政策的合力作用共同发挥“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制度功能。本书主要论述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的概念和政策框架、理念和实践探索、内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及其向就业保险或就业保障的转化提供政策建议。

 

社工专场

13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方法和技巧

ISBN:978-7-5201-2991-6

范明林 林德立 编著

定价: 59.0 元

出版时间: 2018年8月

       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国内方兴未艾,作为一门以“能力建设为本”和以“问题解决为取向”的学科,社会工作更加强调具体实践过程中程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为此,本书主要分三个模块来展开叙述。第一个模块展示了社会工作实务程序,包括一般过程模式和专业关系的建立;第二个模块比较深入地阐述了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包括个案工作方法、团体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以及个案管理方法;第三个模块重点介绍海外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比较盛行的心理剧与绘画投射技术。

 

14

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ISBN:978-7-5201-2798-1

古学斌 著

定价:59.0元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作者希望通过以身为度、亲身实做、自我探究,生产出对实务有借鉴意义的知识,去回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书中的案例基本上都来自笔者20年来亲自参与的农村社会工作项目,希望通过介绍从自身经验提炼出来的农村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模式,让读者更能体会农村社会工作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行动出来的。本书的出版,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理论上、实践上的指导,对中国本土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5

障碍儿童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ISBN:978-7-5201-2820-9

华红琴 著

定价:69.0 元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残障是一种复杂的生命现象,一个人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都可能遭遇残障。本书关注的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儿童发展障碍,旨在为障碍儿童及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提供理论与实务框架。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儿童发展障碍类型与特点、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意义与理论基础、理解障碍儿童家庭、障碍儿童及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模式与方法技巧,及基于不同理论模式开展的障碍儿童与家庭社会工作实务。  

 

(资料来源:社会学之思公众号)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善衡堂S216

邮编:510275

电话:020-84112310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