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哲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
学习经历:
2001-2005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行政学系博士
1995-1998中山大学历史系硕士
现任职务: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科学系教授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山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
《公共行政评论》编辑部主任
学术兼职:
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理事
广东省行政学会理事
广州市政治学会理事
学术访问交流:
2013.11~2013.12:赴瑞典于奥默大学访学(瑞典:于奥默大学)
2010.1~2011.1:受国家青年骨干教师出国专案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09.1~2009.4:获英国外交部志奋领高级奖学金(Chevening Fellowship),赴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访学3个月,研究主题为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及公民社会”(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
社会服务: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咨询委员会专家(2013-2015)
东莞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咨询专家(2012-2013)
研究领域和专长:
公共政策理论;住房政策;社会政策理论;社会组织
讲授课程:
1.《政治学理论前沿》、《社会政策经典阅读》,博士生专业必修课;
2.《公共政策分析》、《比较社会政策》,硕士生专业必修课;
3.《公共政策导论》、《公共政策分析》,本科生专业必修课;
学术专著:
1.《公共政策过程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
2.《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3.主编著作:James Lee;James Midgley&YapengZhu(eds.)(2013).Social Policy and
Change in East Asia.Lextington Books.
近期论文:
1.(2014).Housing Policy in China at the Crossroads:Trends and Prospects.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7,No.2,189-201
2.(2013).Policy Entrepreneurship,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and Local
3.Policy Innovation in China.The China Review,2013,Vol13,no.2,97-122.
4.(2013).Current approaches to social protection in China. In James Midgley and David Piachaud (eds.)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hange (44-58). Nothampt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5.(2013).policy network and policy paradigm shift urban housing policy.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DOI:10.1080/10670564.2013.766380
6.(2013).Youth Housing Problems in China. In Ray Forrest and Ngai ming Yip (eds.) Housing Young People(pp.139-156). London:Routledge.
7.(2012).Policy Entrepreneur,Civic Engagement and Local Policy Innovation in China:Housing Monetarisation Reform in Guizhou Province,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11,Issue1-2:42-58
8.(2012).Social Protection in Rural China: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Journal of Policy Practice,Vol.71,No.2:191-200
9.(2011).The Emergence of Cyber Socie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Policy AgendaBuilding Process in China (with Joseph Y. S.Cheng),the China Review,Vol.11,No.2.
10.(2010).Target Groups” Views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Lessons from Guiyang’s Housing Monetarization Reform, Politics & Policy,Vol.38, No.4:815-837
11.(2009).Neoliberalizing Chinese Cities:Housing Reform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With James Lee),in Linda Chelan Li (ed.) The State in Transition:Processes and contestations in local China. London: Routledge.
12.2014,“政策参与者、政策制定与流动人口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政策网络的路径”,《公共行政评论》,第4期,第46-66页。
13.2014,“政策企业家与社会政策创新”,《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56-76页。
14.2014,“协商民主的制度化与地方治理体系创新:顺德决策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经验及其启示”,《公共行政评论》,第2期,第2-22页。
15.2013,“中国的‘工作-家庭’冲突:表现、特征与出路”,《公共行政评论》,第3期,第38-60页。
16.2012,“中国住房政策变迁:从房地产调控到住房政策重构”,《学术研究》,第12期,第50-54页。
17.2012,“中国的合作建房运动:特征与逻辑”,《社会科学战线》,第10期,第177-184页
18.2012,“谁在影响中国的媒体议程:基于两份报纸报导立场的分析”,《公共行政评论》,第4期,第121-144页。
19.2012,“政策过程中的政策企业家:发展与评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156-164页。
20.2010,“网路社会下中国公共议程设定模式的转型------基于 “肝胆相照”论坛的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第5期,第159-168页。
21.2010,“实现住房权利:中国的实践与挑战”,《公共行政评论》,第3期,第71-90页。
22.2009,“美国‘进步时代’的住房问题及其启示”,《公共行政评论》,第5期,第76-91页。
23.2008,“中国住房政策的演进与发展:走向‘剩余性’福利模式”,《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2卷,第83-103页。
24.2008,“中国住房保障政策分析-社会政策角度”,《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4期,第84-109页。
25.2007,“市场主导的中国住房政策:问题与挑战”,《二十一世纪》,2007年12月号,总104期,第23-35页。
26.2007,“住房问题与住房政策的范式转移”,《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07年第1期,第62-76页。
27.2006,“西方政策网络分析:源流、发展与理论构建”,《公共管理研究》第4卷,第204-222页。
28.2006,“公共政策研究的政策网络分析视角”,《中山大学学报》第3期,第80-83页。
29.2004,“政府间关系与政策执行”,《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28期,第35-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