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东部劳动者收入最高 去年个人总收入平均34980元

东部劳动者收入最高 去年个人总收入平均34980元

        (来源:新快报  记者:王娟、蔡芷涵)昨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5年报告》(下称报告)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覆盖全国29省市区的约3万份问卷得出的调查报告,对2014年中国劳动力的人口、经济、社会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

●年龄结构——中国劳动力平均年龄37.57岁 年轻型劳动力年龄结构已不复存在

        此次调查样本以15-64岁劳动力为调查对象,共完成401个村居问卷,14226份家庭问卷和23594份劳动力个体问卷。调查显示,中国劳动力的年龄、性别结构比较均衡,年轻型劳动力年龄结构已不复存在。

        据报告显示,全国劳动力的男女结构比较均衡,男性占20.91%,女性占49.09%。中国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7.57岁,年龄结构还是以15-44岁青壮年为主。其中,15-29岁低龄劳动力占33.07%,30-44岁的中龄劳动力占34.25%,45岁及以上的高龄劳动力占32.67%。

什么年龄的人最有“钱途”?据报告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劳动者个人收入随着年龄增长,总收入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变化,基本上25-34岁的年龄组收入最高。

        数据显示,25-34岁年龄组总收入平均为35684元。工资收入和经营收入也是该年龄组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4173元和40171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峰值时,经营性收入高于工资收入。但在15-24岁和55-65岁年龄组时,经营性收入低于工资收入。

●劳动收入——全国工资平均收入30197元 东部最高,人均总收入34980元

        据报告显示,在去掉调查数据中最高的1%和最低的1%的“异常值”后,2014年全国有收入劳动者的总收入平均数为29394元,家庭平均总收入为49318元。其中,中国东部劳动者收入最高,个人总收入平均为34980元,中西部地区分别为26408元和23897元。在各年龄组的对比中,东部劳动者平均收入也都高于中西部。2012-2014年,相对于中西部,东部的劳动者个人收入或家庭收入增长更快。

        在工资收入方面,2014年全国有收入的劳动者的工资平均数为30197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实际增长速度达到9.1%。在东中西地区,劳动者的工资平均数分别为33624元、26960元和28246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分别为10.5%、7.7%和8.4%;收入差距仍然明显,2014年全国劳动力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558,与2012年为0.538相比,略有上升。

        调查显示,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会受性别,年龄,学历,户口类型,从业类型,行业类型,职业类型,单位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在家庭收入上,年收入5万以上的家庭不到三分之一,年收入2万以上的占65.51%。在分组后,家庭收入差距巨大。全国平均总收入最高的20%家庭,收入达到153546元,而最低的20%家庭,平均总收入只有7155元,前者约为后者的21倍。城市和农村内部的差距也非常大,城市最高收入组家庭平均总收入是最低组的约12倍,而农村的差距更大,最高收入组为最低收入组的27倍。

●教育水平——中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9.28年

        报告显示,劳动者的学历越高,则其收入也越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收入平均值最高,达到58875元。相对于仅拥有高中学历者收入显著增加,达20386元。

        中国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以中等教育为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28年。具体来说,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分类来看,初中毕业比例最高(为46.97%),而大学本科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仅为5.17%,另有2.93%的劳动者没上过学。

        从性别特征看,女性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男性。从收入来看,不管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城市乡村,无论是工资收入还是经营性收入,有收入的男性劳动者平均收入都高于女性劳动者,有的甚至高出一倍。全国男性劳动者平均收入为33679元,女性仅为23288元。农村男性平均工资为28991元,女性为19567元;城市男性平均工资为40152元,女性仅为28704元。

        什么职业最多金?据报告显示,不同职业收入差距也很大。其中占比7.36%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均总收入和工资收入都最高,分别为44193元和41562元。其次为共建机关、党群组织、企业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平均总收入为43700元。而就单位类型来说,外资和合资企业最高,平均总收入为43218元。

        从行业分组来看,总收入最高的则是房地产业,平均为67873元,收入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平均收入为17860元。

●劳动时间——加班时长和加班有偿时间比均上升 加班工资增长的幅度并没有跟上

        此次调查通过“周工作小时数”,“月工作天数”“年工作月数”来反映劳动力的工作时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劳动力工作时间略长,从2012年到2014年,全国劳动力的工作时间经历了总体性下降,一般周工作小时数从约50小时降到约45小时(-11.28%)。

        加班雇员的加班时长和加班有偿时间比都有较大上升,然而加班工资增长的幅度并没有跟上。这其中,超过60%的加班雇员是“自愿加班”,过半数加班雇员表示,“自愿加班”的原因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经济回报,其次是表达对企业或组织的归属和忠诚(近20%),只有很小部分的雇员加班是考虑其职业发展以及自我实现。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善衡堂S216

邮编:510275

电话:020-84112310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