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大数据分析训练营第三场——网络大数据与计算社会科学研究

大数据分析训练营

第三场讲座重磅来袭!

 

       听了上两场干货满满的Python技术与R语言讲座,相信大家对数据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是本场讲座却不止于技术,网络的兴起,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向传统的学科分野及其方法论范式提出挑战,又为新学科发展及范式突破准备了基础条件。

       计算社会科学以“计算”为核心,通过将研究对象充分数字化、网络化延伸了人类器官的感知功能,拓宽思维视野,利于多学科协同发展和知识创新,已经显现出独特魅力。

       作为前沿交叉学科,“计算社会科学”概括了社会科学在大数据时代所呈现出的新发展、新路径和新范式。它既是大数据时代科技进步、数据爆炸和方法创新的产物,又是社会科学长久以来的计算传统知识积累的成果,致力于应用数据思维、数据资源和数据分析学以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规律等,更好地理解大数据时代人类社会经济生活。

大数据分析训练营第四、五场讲座重磅来袭!!!

大数据分析训练营

第四、五场讲座重磅来袭

 

      经过密集的讲座“轰炸”,相信大家已顺利走出大赛开始时大数据研究方法的“新手村”,逐步点满了量化研究的技能点,顺利进阶到了小有成就的熟练玩家阶段。

      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带你开启新副本,以新鲜的知识和经验分享来全方位提升你的“作战能力”。

      本次大赛讲座议程遵循术道结合的原则,不但教会你玩转大数据研究方法的“术”——计算机语言使用,也将为你挖掘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以及设计逻辑缜密的研究方案提供灵感和思路,为探寻善治天下、良治中国之道保驾护航。

接下来,

我们将向你隆重安利大数据分析训练营第四、五场讲座。

会议预告|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中的网络机制 ——“互联网+城市未来”圆桌思想会(第六期)

       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举办,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重点研究基地承办的“互联网+城市未来”圆桌思想会(第六期),“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中的网络机制”定于2018年4月1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办。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广东团审议时对广东提出的新要求,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局面。这实际上体现了公共参与的重要性,网络使得城市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渠道更加丰富、便捷、高效,同时也拓展了社会治理的主体。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时,如何发挥互联网的功能,如何拓展和引导健康、有序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本期圆桌思想会讨论的焦点。

     “互联网+城市未来”圆桌思想会的目标是,希望通过搭建学界、政界、业界共同的平台,让与会嘉宾围绕城市治理中的网络机制等议题进行思想碰撞,并形成有深度的关于互联网和未来城市的观点报告。

 

全国热线服务质量新榜单

全国热线服务质量新榜单

北京晨报网-柯鹏

 

全国热线服务质量新榜单

——2018年上半年全国335个城市12345热线监测报告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便民利民暖人心的“连心桥”,全国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今年表现如何?

       2017年12月25日—2018年2月13日,D3方评估平台采用情境式神秘监测方式,围绕热线的服务质量(含“接通情况”和“服务水平”两个方面),对中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市)的335条12345热线进行了电话监测。

 

一、服务质量总体概况

中山大学获批部校合作共建教育立法研究基地

中山大学获批部校合作共建教育立法研究基地

何惠莹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立法研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决定与高校合作共建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全国有三十多所高校的相关学科参加申报竞争,经过教育部多轮评审,决定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建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我校基地是华南地区唯一获批入选的研究基地,北京地区入选的研究基地有北京大学(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我校基地由学校动员组织,以中山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为依托,整合我校法学、公共管理、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资源,组建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中山大学公法研究中心长期关注教育立法研究,并积极参与教育立法实践。2013年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委托,主持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工作。2015年承担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面上课题“完善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学位体系研究。

教书育人树千秋栋梁材,立言成章圆百年中国梦 ——新时代中国治理研究高端论坛暨首届夏书章公共管理优秀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3月的广州,正是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季节。31日,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新时代中国治理研究高端论坛暨首届夏书章公共管理优秀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在中山大学圆满举行。来自兄弟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新时代中国治理研究议题,见证首届夏书章公共管理优秀博士论文奖颁奖。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应邀参加会议,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肖滨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首先由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致辞。他表示,夏书章教授曾是中山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他不仅见证了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复兴与发展,也见证着中山大学的成长繁荣,为中山大学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党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种使命感,夏书章教授一直在自觉践行。

学者观点|黄瑶:善于利用和平搁置争端处理手段, 在对话中求同存异, 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原文题为《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和平搁置争端》,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以下为原文的内容节选。)

作者:黄瑶

摘要: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法上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是一个重要课题, 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丰富思想融入国际争端的处理理论是非常具有实践价值的切入点。目前国际争端解决实践遇到诸多困境, 需要探索创新国际争端处理的新模式和新思路。而和平搁置争端是对现有国际争端解决方式的重要补充。从法律视角对和平搁置争端实践进行概括和理论化, 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支撑和平搁置争端的理论资源, 有助于丰富并指导其实践;同时, 和平搁置争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争端  和平搁置争端   不解决  国际合作  

 

         在世界交往中发生国际争端在所难免。进入新时代, 面对可能产生重大变革的国际秩序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国际法学界应站在新的起点上, 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和平解决争端, 还应关注如何更有效地管控争端。

会议征文|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社会网与社会治理”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会

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

第十四届年会暨“社会网与社会治理”研讨会

征文通知

 

2018年6月8-10日  中山大学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学者观点|朱琳、宫伏佳:腐败主客观测量结果差异性研究

文|朱琳(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讲师)、宫伏佳(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一、引言

       对于腐败的经验研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如何测量腐败?由于腐败行为的隐秘性所导致的腐败黑数问题,人们很难像测量其他犯罪行为,如谋杀、盗窃等,对腐败进行准确的测量。当前对与腐败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客观测量的方法,利用官方/非官方发布的对腐败实施者的处理数量来推算一个地区的腐败普遍程度;二是主观测量的方法,即通过抽样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居民对所在地区的腐败普遍程度的感知,作为地区腐败程度的依据。那么,这两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如果不一致,什么因素导致了其差异性?

学者观点|朱琳:腐败的测量与识别

文|朱琳

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讲师

 

前言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善衡堂S216

邮编:510275

电话:020-84112310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