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智库成果|倪星教授《光明新区促进改革创新、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研究报告》被深圳市光明新区纪工委全部采用

        为贯彻中央提出的“三个区分”和“建立容错机制”的理念,建立一支改革有担当、干事有方法、创业有活力的干部队伍,深圳市光明新区纪工委委托以倪星教授为负责人、杨黎婧、李佳源、王锐等为主要成员的中山大学课题组,自2016年3月起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与该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先后三轮召开了各办事处、新区机关各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充分调研、广泛听取了各单位各部门的意见建议,并充分借鉴了浙江、上海、山东等有关省市意见的内容,逐步形成“1+X+N”推进模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中山大学课题组成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深入新区多个部门进行访谈和调查,并完成了《光明新区促进改革创新、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研究报告》,为新区推行容错免责机制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和决策参考。2016年10月8日,新区以党工委、管委会名义正式印发《光明区支持改革担当、建立容错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

         倪星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提交的研究成果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全部获得采纳,并转化为政策文件,为新区激励党员干部大胆创新、探索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坚实基础。

智库成果|倪星教授《龙岗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实践研究》报告被深圳市龙岗区纪委全部采用

        2016年,在龙岗区委换届之际,区纪委委托中山大学倪星教授为负责人,以林蓉蓉、杨黎婧、王锐等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开展专项研究,回顾总结过去五年该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找出尚待完善的环节,为进一步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课题组深入一线展开大量的调查访谈,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设计了《龙岗区廉洁满意度调查问卷》,针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和社会公众三个群体展开大规模调查。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龙岗区党风廉政建设分析评估报告(2012-2016)》,系统总结该区过去五年的工作实践,科学评估该区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实践中有待提高的地方,并对未来五年该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倪星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完成了全部研究任务,通过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和详实的数据分析,得出了一系列令人信服的结论,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为龙岗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和重要参考。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全部获得采纳,并转化为相关决策,充分发挥了智库机构的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小礼堂举行

(信息来源:人民网)

        6月13日,创新驱动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小礼堂举行。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张汉昌在开幕式致词中透露,广东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二,技术自给率达70%,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第一。

        张汉昌指出,广东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推动全省科技创新驶 入“快车道”。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二,技术自给率达70%;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充分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自主创新成效突 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万多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5.1 万亿元,涌现出华为、中兴、腾讯、格力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创新发展的前沿高地。

沙龙现场|王则柯:经济学界与改革开放

        2016年5月18日,国家治理研究院第二十二期学术沙龙如期在文科楼第一会议室(531)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经济学界与改革开放”,主讲老师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王则柯教授。王教授致力于经济学教育现代化的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微观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本期沙龙由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玉成教授主持。

        沙龙现场,王则柯教授与在座师生分享了现代经济学传播的黄金十年以及改革开放前后的政治转向,并简要介绍了姚洋的“中国模式”,林毅夫“发挥后发优势”与杨小凯“警惕后发劣势”的争论,以及“劳动决定论”还是“市场决定论”价格机制问题。

        王教授认为,1980年~1989年是大陆经济学界气象最好的十年。

        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以孙冶方为代表,不少人的探索精神是很值得赞赏的,但是由于缺乏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一些探索陷入了死胡同。

倪星教授参加广东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专家评审论证会

(信息来源: 广东国检政研规划)

        5月26日,广东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专家评审论证会在广州召开。广东检验检疫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传金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检验检疫事业发展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参加评审论证。广东局机关各处室、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和规划编制小组有关人员出席会议。

        会上,广东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了《广东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草案)》编制说明,详细介绍了规划编制过程、规划基本框架,并对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了解释说明。

重磅|国家治理研究院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开放CLDS2014数据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项目简介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hina Labor-force Dynamics Survey,简称CLDS)通过对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村居进行两年一次的追踪调查,建立了以劳动力为调查对象的综合性数据库,包含了劳动力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个层次的追踪和横截面数据,可为实证导向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目前,CLDS已完成2011年广东省试调查、2012年全国基线调查和2014年追踪调查。

覆盖议题广泛

        CLDS以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对象,以劳动力的教育、就业、劳动权益、职业流动、职业保护与健康、职业满足感和幸福感等的现状和变迁为核心。同时对劳动力所在社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所在家庭的人口结构、家庭财产与收入、家庭消费、家庭捐赠、农村家庭生产和土地等众多议题开展了调查,是一项跨学科的大型追踪调查。

代表层次多样

成果|张志安研究员领衔完成的《广东省食品风险交流机制研究》研究报告被采用

        日前,国家治理研究院-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传播与设计学院张志安研究员、张洁研究员、曹洵副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完成并报送的《广东省食品风险交流机制研究》研究报告,被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纳,并在该局起草重要制度文件时作为决策依据采用。

        研究认为, 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一个饮食文化特别发达,民众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要求非常高的省份。同时,广东省的大众传媒和新媒体传播基础强、发展迅猛,这一系列社会情境都给相关部门的食品风险交流带来机遇和挑战。该研究报告旨在分析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理论和现实发展现状,通过对广东省内食品安全风险的传播生态、受众认知及社会互动等情况的分析,提出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任务目标和改进对策 。基于理论、机制和案例分析,报告中建议以政府各部门为基础,以高校和其他第三方组织为中介平台,构建常态化的、多方良性互动的风险交流机制。主要包括四大方面——

1. 多方风险交流机制建设

(1)加强风险交流制度化和操作化

(2)重视风险交流专业机构建设和人才吸纳

(3)开展线上线下的整合式风险交流活动

2.专家平台与意见领袖培养机制

(1)提升权威专家的媒介素养,提升意见领袖的专业素养

专家建言|肖滨:广东反腐是拔出小萝卜带出大萝卜,又带出大冬瓜、大西瓜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杂志(china-newsweek),记者:周群峰

        (版权一律归原作者以及出版单位所有)

        导读|

        2016年3月20日,广东省纪委发布消息:日前,经广东省委同意,广东省纪委对省工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泽君的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由此,关于朱泽君与广州原副市长曹鉴燎、梅州市原纪委书记李纯德三位厅官间的恩怨情仇及互相举报的新闻,再次引发热议。

        两天后, 59岁的深圳原副市长陈应春坠楼身亡。此前,他分管的金融领域,有多名下属被调查或非正常死亡。

        第三天,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52岁的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落马,他也成为中共十八大后落马的第四头“粤虎”。此前,李嘉的仕途被看好,被视为广东官场的“明日之星”。

 三位厅官互相拆台;提前退休的副市长坠楼身亡;被称为“明日之星”的省委常委突然被查——2016年春季的广东官场,正在迎来一个反腐的高潮。

成果|叶林教授《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一文被采用

        日前,国家治理研究院叶林教授完成并报送的《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一文,被广东省委办公厅刊物综合采用。

        叶林教授认为,珠三角面临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面临保证生态平衡,可持续性发展的挑战;面临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开创城镇化新局面的挑战。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主动脉;通过区域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联手港澳,创新城市群协同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链接:

        叶林教授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受聘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治理、都市圈及区域发展、国际城市比较、城市政策。

 

成果|庄文嘉副教授《经济新常态下需警惕新一轮劳资纠纷洪潮》一文被采用

         日前,国家治理研究院庄文嘉副教授完成并报送的《经济新常态下需警惕新一轮劳资纠纷洪潮》一文,同时被中宣部《舆情摘报》综合采纳及广东省委办公厅刊物采用。

主要观点:

        综合2012年和2014年两轮“中国劳动力调查”数据,本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劳资关系呈现出矛盾源头复杂化,处置方式多元化和处置结果两极化的三大趋势。第一,从劳资纠纷的源头上看,权利诉求日趋多样而利益诉求开始显现,特别是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要求涨工资等利益诉求日益突出。第二,从劳资纠纷的处置上看,劳动者采用了多元化的维权途径,集体协商成为仅次于个人私下协商的处置方式,而法律途径仍未能有效吸纳纠纷。第三,从劳资纠纷的结果上看,处置结果呈现出逐步分化的趋势,工伤、拖欠工资、社保缴纳问题容易得到解决,但加班、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等纠纷仍难以解决。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战略的推进,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可能会进一步压低人力经营成本,被淘汰的低端产业亟需安置遣散工人,高端产业酝酿新型劳资纠纷。对此,既有劳动关系矛盾调处体系不足以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劳资纠纷洪潮,亟需形成源头治理劳动关系矛盾的长效机制。

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善衡堂S216

邮编:510275

电话:020-84112310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