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活动预告|中山大学国际名师前沿论坛暨中山大学全球卫生研究中心学术茶话会(第9期)

沙龙现场|李绥州:行业治理的技术支撑--以美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化为例

        2016年10月12日,国家治理研究院第三十一期学术沙龙如期在文科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行业治理的技术支撑--以美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化为例”,主讲老师李绥州教授。

        李教授现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干部教育学院副院长、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党政干部(公务员)制度、公共部门质量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本期沙龙特邀政务学院牛美丽副教授主持。

        行业治理的传统思维是增设机构、确定机构规格和规模,继而以行政权力为核心构建行业秩序。如此推进行业治理,其效果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但是,这种模式无法保障行业服务质量的稳定性,也无法保障行业服务对社会需求的及时回应性。

国家治理研究院全球卫生研究中心徐东研究员等在The Lancet杂志发表评述文章

        最新一期The Lancet(《柳叶刀》)杂志发表全球卫生研究中心徐东研究员、郝元涛教授和顾菁副教授等撰写的评述文章“Harnessing China’s universities for global health”(www.thelancet.com,Vol 388,October 15, 2016)。《柳叶刀》也在本期社论中重点讨论本篇文章。

沙龙现场|张洁:风险争议中的认知差异和风险沟通——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例

        2016年09月21日,国家治理研究院第二十九期学术沙龙如期在文科楼第一会议室(531)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风险争议中的认知差异和风险沟通——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例”,主讲老师张洁博士。张老师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公共传播学系讲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现任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助理,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兴趣为危机传播与风险沟通、政治传播、公共关系、媒介话语建构等。本期沙龙由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倪星教授主持。

杨黎婧副研究员参加国际行政科学学会暨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2016年联合大会并作主题报告

        2016年9月19日-24日,国际行政科学学会暨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2016年联合大会(IIAS-IASIA Joint Congress)在成都新会展中心召开。杨黎婧副研究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Quality of Governance分会上做主题报告。

        国际行政科学学会(IIA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成立于1930年,是公共行政和治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IASI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institutes of Administration)创建于1962年,是国际行政科学学会的重要行业分会,现已成为行政培训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组织。国际行政科学学会总部坐落在比利时,每年在世界不同国家举办年会,将世界各地的学者、政府官员和其他公共管理实践者聚集在一起,探讨行政科学、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问题。

申曙光教授参加第十二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并做主题报告

  

        2016年9月10-12日,第十二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在日本大分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人口、家庭变迁与社会保障“。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近百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

        岭南学院及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申曙光参加了会议,并代表中国学者作题为”中国的人口、家庭变迁与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之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人口与家庭变迁的特点与趋势,分析了这种变迁对社会保障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应对这种挑战的基本战略与对策。

        申曙光教授并主持了医疗保障分论坛。

专家建言|倪星:公众对不同层级政府的清廉感知存在着差序格局

(原文刊载于《公共行政评论》2016年第3期)

【作者】  倪星   李珠

【摘要】  通过主观态度调查的方式了解公众对政府的清廉感知,进而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廉政领域的普遍做法。2015 年度全国廉情调查的数据显示, 公众对不同层级政府的清廉感知存在着差序格局。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发现: 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公众倾向于认为地方比中央更清廉; 公众的腐败容忍度越高,越倾向于认为地方比中央更清廉; 腐败信息来源主要为官方报道的公众倾向于认为地方比中央更清廉,而腐败信息来源主要为小道消息和有过直接腐败经历的公众,其态度则相反; 腐败案件的曝光会导致公众出现对中央清廉感知的负面评价。这些发现可以提供全面、多元的信息,推动未来的反腐败工作建立在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基础上。 

【关键词】政府清廉感知 差序格局 多层线性模型

一、引言

专家建言|肖滨:以更高关注度和紧迫感寻找国际反腐合作支撑点,构建三位一体的反腐败格局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在取得丰硕成果后圆满落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征程即将开启。习近平总书记在峰会闭幕辞中全面总结了峰会达成的诸多共识,五个“我们决心”字字千钧,意义深远。每个“决心”的达成,都有一系列具体成果坚定托举,也都有诸多难题有待世界各国携手并进、攻坚克难。峰会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果,体现了怎样的“中国智慧”?“五个决心”由理念转化为行动,需要制定怎样的方案、采取哪些措施?《光明日报》从25家首批国家高端智库中特邀11家智库的专家深度解析、前瞻建言。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肖滨教授也应邀建言。

成果亮点:就继续深化反腐败合作达成多项共识

成果|倪星教授《阳光政务工作体系构建研究》报告被省交通运输建设厅全部采用

         日前,国家治理研究院倪星研究员完成并报送的《阳光政务工作体系构建研究》报告,被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全部采用。

        从2012年6月开始,以倪星教授为负责人、黄佳圳、孙宗锋等为主要成员的中山大学课题组持续为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阳光政务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开拓性工作,与该厅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借鉴境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公共管理和廉政建设等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先后提交了《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阳光政务工作体系实施细则》等具体政策建议和操作方案,为厅党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特别是2015年8月以来,该厅全面推进阳光政务监督机制建设,对职权运行进行内部交叉审核,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合力打造阳光机关,推进政务公开透明,初显成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等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适时总结经验,在条件成熟时予以推广。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正式来函指出,倪星教授为首的课题组真正发挥了大学智库资政建言的作用,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其相关成果全部被采纳,并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文件。

链接:

成果|张志安教授《从“长安剑”现象看政法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一文被采纳批示

        日前,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张志安研究员与其研究生束开荣合著的研究报告《从“长安剑”现象看政法网络舆情引导策略》被中央有关部委采纳并获部级领导批示。

        当前,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新闻传播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以传统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专业媒体”,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和以政务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机构媒体”,构成了新传播业态中最重要的三股力量。其中,公众号作为微信平台中的大众传播媒体,在信息扩散、新闻发布、议程设置和舆论生成方面,已扮演“内容生产供应商”与“信息传播新空间”的重要角色。

        为此,张志安教授与研究生束开荣,以政法类微信公众号“长安剑”为例,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其创号以来的内容及生产特点进行文本分析,并对该公众号的运营团队进行深度访谈,由此形成《从“长安剑”现象看政法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善衡堂S216

邮编:510275

电话:020-84112310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