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国家治理研究院林斌教授被财政部选聘为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

        近日财政部网站公布新一届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聘任名单。经社会公开选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林斌教授被聘为该委员会咨询专家,任期自发文之日起至2018年12月。

        为推动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2006年7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国资委等部门联合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及在我国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范围内的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和智力支持作用。2016年8月,为协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标准建设与实施工作,经财政部部领导批准,委员会更名为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新一届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

申曙光谈余庆医改 这五方面做得好

(信息来源:搜狐健康)

        贵州省余庆县地处黔中腹地,是个风景优美的农业县。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为本,高度重视,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医改成果显著,成为了全国学习的榜样。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就贵州省余庆县医改进展情况举行了媒体沟通会。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对余庆医改工作做出了五方面的评价。

第一,领导重视,全面落实了政府办医的责任。

        省委、省政府确实把医疗、医改和医保作为重大的民生工作在抓。实际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医疗与医保问题成为了最主要的民生大事。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在全国全社会范围内达成共识,有些地方还不够重视,但是贵州省在这方面有明确的认识。贵州和余庆都提出小财政办大民生的口号,这非常重要。

学者观点|倪星:经济发展水平、地方分权成都和政治周期显著地影响着地方反腐败力度

        内容提要:地方反腐败力度是影响腐败治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G省21个地级市腐败案件立案数与处分数的纵贯分析发现,过去十年中各地方反腐败力度存在着显著差异。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地方分权程度和政治周期显著地影响着地方反腐败力度。其中,经济发展与反腐败力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人均GDP为2. 4万元左右的时候,反腐败力度最大。地方分权程度越高,反腐败力度越小。与其他年份相比,政府换届年份的反腐败力度会显著降低。

        自2012年以来,中国出现了新一轮的反腐败风暴,最高领导层强调要用“刮骨疗伤”、“猛药去疴”的决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策略,全面从严治党,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在此思路的指导下,中央层面的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查处腐败案件的数量、涉案官员的层级和规模屡创新高,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成效显著,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高度认可。然而,在中央大力反腐败的同时,各地方的反腐败力度却产生了分化,甚至出现了“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反常现象。

政府机构绩效评估改革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管理革新?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叶林教授和倪星教授在最新一期《中国公共行政评论》(CPAR)上发表的论文,通过对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历时三年的绩效管理评估方案改革(世界银行“中国经济改革实施项目”)进行的跟踪调查,讨论了中国政府机构绩效评估改革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管理革新,推进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并完善绩效评估职能。论文对中国各地轰轰烈烈进行的绩效管理改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机构层面(Agency-level)的绩效评估改革是绩效管理研究的热点,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机构层面的绩效评估更类似于企业管理,通常考虑比较具体的业绩指标和业务发展。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绩效评估改革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政府机构绩效评估改革,其目标是对全厅、处室及公务员三个级别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绩效评估指标设计,并对接其已有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OA办公自动管理系统,将过程管理与结果导向全面结合,通过控制过程来保证绩效管理结果。

        该评估体系包括了“1+4”的整体框架,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细分为两大类四个部分。其中,按照工作类别分为重点工作绩效评估与常规工作绩效评估,按照主体类别分为处室工作绩效评估与公务员绩效评估。

沙龙现场|杨小强:中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与立法

        2016年12月28日,国家治理研究院第四十二期学术沙龙如期在文科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中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与立法”,主讲老师杨小强教授。杨小强,中山大学法学院税法与资产评估法教授;中山大学税收与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中国增值税联络员;中国税务学会税收学术研究委员会学术委员。本期沙龙由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倪星教授主持。

        杨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增值税改革的过程。中国的增值税进程开始得比较早,于1979年引入增值税,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增值税条例(草案)。1994年,中国实行新税制改革,颁布现代税法;1995年颁布现代金融法,奠定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基础。

        1994年中国引入增值税时,是向欧洲学习的,当时发现金融、房地产在欧洲是免税的,但是在中国的国情下难以免税,增值税一时不能容纳,因此就引入营业税的概念,对金融和房地产进行征税。因此,中国就同时有了增值税和营业税两个并列税种。

中山大学广东廉情评估蓝皮书发布:佛山2016年度反腐满意指数全省第一

(信息来源:广佛都市网)

        日前,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发布《2016年度广东廉情评估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佛山的反腐败满意指数以及廉洁感知指数均为全省第一。

        《蓝皮书》的数据来源于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对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的电话调查。电话调查总样本量为9539个,主要询问居民关于政府清廉水平的主观感知和政府反腐败工作的相关评价。其中,反腐败满意指数是指受访者对反腐败工作满意程度,廉洁感知指数是指区域内受访者对当地党政机关腐败程度的感知。

        “这两个指数高,说明相比其它城市,佛山受访者认为佛山腐败程度低,政府更加廉洁。”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倪星说。

        受访者认为,腐败高发的三大领域依次是国土规划、医疗卫生和交通建设。其中,选择前两者的均占受访对象的三分之一以上。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分析,从这个角度看,近年,佛山注重微观制度创新,构建佛山特色预防腐败体制机制,这是佛山分数较高的原因。

重磅|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数据向学术界开放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项目简介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hina Labor-force Dynamics Survey,简称CLDS)通过对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村居进行两年一次的追踪调查,建立了以劳动力为调查对象的综合性数据库,包含了劳动力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个层次的追踪和横截面数据,可为实证导向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目前,CLDS已完成2011年广东省试调查、2012年全国基线调查和2014年、2016年追踪调查。

覆盖议题广泛

        CLDS以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对象,以劳动力的教育、就业、劳动权益、职业流动、职业保护与健康、职业满足感和幸福感等的现状和变迁为核心。同时对劳动力所在社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所在家庭的人口结构、家庭财产与收入、家庭消费、家庭捐赠、农村家庭生产和土地等众多议题开展了调查,是一项跨学科的大型追踪调查。

代表层次多样

沙龙现场|张光南: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016年12月14日,国家治理研究院第四十期学术沙龙如期在文科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主讲老师张光南教授。张光南,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导,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访问与合作研究,学术兼职包括有美国·东部经济学会EEA成员;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顾问;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专家委员。任中央电视台CCTV、新华社、《南方日报》、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特约评论专家。本期沙龙由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倪星教授主持。

        沙龙开始之前,张老师借哥伦比亚商学院MBA的课程,为大家解构了中国经济的特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1)C-中国政府的政策;(2)H-历史和人力资本因素;(3)I-投资环境;(4)N-谈判风格以及文化特征;(5)A-特殊的分析框架。

预告|“社会治理视野下的观念与观念结构变迁”沙龙将于1月4号下午举行

沙龙主题:社会治理视野下的观念与观念结构变迁-1994、2014年城市居民重复横断调查总体报告

沙龙时间:2017年1月4号,下午3:00-5:00

题组负责人:景怀斌教授

景怀斌,哲学博士,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儒家文化与社会治理、公共管理的认知基础、公共认知与政府决策、公务员组织压力管理、中国文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代表性著作有《政府决策的制度-心理机制》、《组织管理的心理基础》、《心理意义实在论》、《公务员职业压力:组织生态与诊断》、《中国政府决策的制度-心理机制》、《心理层面的儒家思想》等。另在《中国社会科学》、《心理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沙龙现场|郑跃平:移动政务的崛起、现状及反思

        2016年11月09日,国家治理研究院第三十五期学术沙龙如期在文科楼第二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移动政务的崛起、现状及反思”,主讲老师郑跃平博士。郑跃平,美国罗格斯大学博士,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讲师,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格斯大学电子治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数字治理、移动政务、大数据与公共治理、智慧城市等。本期沙龙由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玉成教授主持。

        本期沙龙分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为移动政务的崛起、移动政务的现状、移动政务发展的反思。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善衡堂S216

邮编:510275

电话:020-84112310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