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沙龙现场|吴少龙: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治学

         2016年4月13日,国家治理研究院第17期学术沙龙如期在文科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治学”,主讲人吴少龙老师。吴老师现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财政部绩效评审中心绩效评价专家。主要从事卫生政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绩效预算方面的研究。本期沙龙由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倪星教授主持。

沙龙现场|朱亚鹏: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住房政策:趋势与挑战

        2016年4月6日,国家治理研究院第16期学术沙龙如期在文科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住房政策:趋势与挑战”,主讲人朱亚鹏教授。朱亚鹏教授是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任《公共行政评论》编辑部主任。本期沙龙由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玉成教授主持。

       

住房问题其实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不仅仅在中国,住房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困扰着各国政府与社会。例如欧盟25个国家,有接近一半的年轻人需要与父母同住,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房价,年轻人无法在外租房或买房,从欧洲人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来看,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因此我们理解中国的住房问题时要结合国际上的经验,把它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讨论。

        在讨论中国住房政策之前,朱亚鹏老师先从理论的层面解释了住房问题的特殊性所在以及住房与社会福利政策之间的关系。

沙龙现场|毛艳华: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建设

        2016年3月30日,国家治理研究院第15期学术沙龙如期在文科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建设”,主讲人毛艳华教授。毛老师是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与粤港澳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沙龙由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玉成教授主持。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挂牌设立,2015年4月天津、广东、福建三个自贸试验区也同时挂牌设立。为什么要设立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做什么?通过自贸试验区如何重塑营商环境?下一步自贸试验区如何推动改革创新?在沙龙开始之前,毛艳华老师就抛出了4个问题,沙龙的内容也紧密围绕这4个问题展开。

沙龙现场|刘恒:行政审批与政府改革——以广东‘一门式’改革为例

        2016年03月23日,国家治理研究院第十四期学术沙龙如期在文科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为“行政审批与政府改革——以广东‘一门式’改革为例”。主讲老师刘恒教授。刘恒教授是中山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行政法学及立法研究。沙龙由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玉成教授主持。

        刘恒老师首先介绍了这项改革的背景。我们国家从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有完整的顶层设计,主题就是改革、法治和创新,在已有国家顶层设计的同时,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底层设计。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顶层设计,它都需要基层的先行先试。政府的创新,尤其在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改革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政府的创新、政府的实践尤为重要。在行政审批与政府改革这个话题里面,政府体制是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们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直很难推进?《行政许可法》实施10余年困难重重,新一届政府再一次强调审批制度的改革,李克强总理在多次发言中都讲到批评各种奇葩证明。

沙龙现场|徐东:全球卫生,潮流还是恒久?

        2016年03月09日,新学期的第三周,国家治理研究院如期在文科楼531会议室举办了第十二期国家治理学术沙龙,本期沙龙的主题是:全球卫生,潮流还是恒久?主讲人是徐东老师。徐老师是国家治理研究院全球卫生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担任美敦力全球总部高级卫生政策分析师,哈佛大学医学院哈佛医学国际亚太主任,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驻华首席代表。沙龙由研究院副院长梁玉成教授主持。

        沙龙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大部分,分别为:一、全球卫生的高速发展;二、全球卫生的定义;三、全球卫生的发展历史;四、全球卫生存在的争议;五,中国全球卫生事业的落地实施路径。

        徐老师首先从全球卫生的研究、实践和教育等方面介绍了其高速发展的状态,并以华盛顿大学全球卫生系在创立至今八年内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例子说明全球卫生在国外特别是北美地区的发展态势。而在中国,则分别于2013年、2015年成立了全球健康大学联盟、全球卫生网络。由此可见,全球卫生在近些年已在国内外掀起一股潮流。

申曙光教授《关于广东省先行试点、探索实施规范化基层首诊的建议》获省领导批示

        日前,中山大学申曙光教授的研究报告《关于广东省先行试点、探索实施规范化基层首诊的建议》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等领导同志批示。

        申曙光在报告中指出,按照国务院的最新要求,我国到2017年要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2020年基本建立起分级诊疗制度。但是目前“自愿性”基层首诊使得分级诊疗无法落实。报告建议广东省先行试点,在全国率先探索“规范化”基层首诊模式。这将有利于构建就医新秩序、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利于广东实现“卫生强省”的目标,并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广东模式”。

        胡春华、邓海光等省领导同志批示认为,申曙光教授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应当吸纳借鉴。

链接:

        申曙光教授现任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和岭南学院双聘教授,兼任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家咨询委员等职务。      

申曙光:“十三五”期间中国医疗保障发展的政策建议

(信息来源:光明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他明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享发展和社会保障的有关讲话精神,特别需要有能够完整、客观、理性地反映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进程的综合评估报告。就此,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组织30多位知名社会保障专家学者编写《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2016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2016年“两会”召开之际,光明网联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人民出版社,以系列文章的方式推出《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的核心观点,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体系建设进行全景式跟踪评价和政策建言,由光明网理论独家刊发,以飨读者。

  系列之八:“十三五”期间中国医疗保障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 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中山大学教授 申曙光

广州地区外国人工作与生活调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华常住外国人口数量超过500000人,其中广东省占三分之一,居全国首位。而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在 华国际移民的数量与多样性都将呈现上升趋势。因此,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前沿的广州,需要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在广州地区工作与生活 的外国人,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于2015年1月分别在广州和佛山两地出入境管理大厅展开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历时一个月,采用计算机辅 助模式,运用了13种语言,共收集有效问卷1498份。

77.3%来自发展中国家

        在本次调查中,受访者中男性比例为72.3%,女性为27.7%,平均年龄为33.3岁。调查发现,来源国为发展中国家的外国人占多数,比例高达77.3%。此外,81.4%的外国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总体文化水平较高。

2015政务APP调查报告重磅发布

        日前,由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郑跃平博士带领的政务APP调查小组发布了2015年全国政务APP调查报告。以下是报告的精彩内容。

沙龙现场|郝元涛:全科医生制度简析

        国家治理研究院第11期国家治理沙龙于2016年1月13日中午,在文科楼五楼第一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沙龙主题是“全科医生制度简析”,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导,国家治理研究院全球卫生研究中心主任郝元涛教授主讲,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倪星教授主持。

        郝元涛教授首先给大家全景式的介绍了全科医生、国内外全科医生制度以及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区别,通过对国内外全科医生制度的对比,分析了国内全科医生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行全科医生所面临的困难。虽然目前在国内实施全科医生制度困难重重,但是郝元涛教授团队在调研基础上了解当前广东省全科医生建设的现状,为全科医生制度在广东省更好的实施提供依据,并据此提出自己对改善这一现状的政策建议。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善衡堂S216

邮编:510275

电话:020-84112310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